由北京駛向呼和浩特的Z315次列車因降雨,導致線路堵塞晚點4個小時。不過,因為列車員耐心的疏導和貼心的服務,4個小時內(nèi)列車組共收到旅客感謝信12封。(2015年7月23日內(nèi)蒙古新聞網(wǎng))

在我們傳統(tǒng)的觀念中,列車晚點,旅客更多的會是抱怨而非感謝,但Z315次列車的旅客卻在晚點的4個小時里,送出了12封感謝信。這背后離不開列車員的溫情付出,更離不開旅客的理解。

天災無情,人有情。正是因為列車停車后,乘務員們堅守崗位,積極為旅客提供細致、溫馨的服務,讓旅客們感受到了列車員們的真誠與不易,旅客們更多的自然就是理解而非抱怨。普速硬座車廂定員118人,超員的話人數(shù)更多,一名乘務員要負責大家的安全、服務、衛(wèi)生,停車時還需特別關注重點旅客的狀況……只要有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做得不到位,就有可能招致旅客的抱怨。雖說列車乘務員的工作并不復雜,但更多的時候只要能把簡單的事情做好,便是不簡單。

12封感謝信,就像12個美妙的音符,串成了一曲動人樂調(diào),這背后是旅客對乘務員的理解與認可,更是一種精神上的鼓勵,這能讓他們更好地擔負自身的責任,更好地作為旅客出行的依靠。

作為消費者,我們在接受公共服務時,總是習慣于提要求,習慣于希望多些人性化舉措,甚至習慣于拿著放大鏡“找茬”,殊不知,有時理解和尊重比一味的質(zhì)疑更能促進服務水平的提高。

理解-信任-和諧是相輔相成、相互促進的。12封感謝信背后的相互理解最珍貴,這我們參與社會公共事務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本。(徐素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