戴明浩

在浩蕩的時間里,鵝,鴻雁的后代,當看到萬米高空之上有雁群飛過,就躁動起來,想要追隨,卻終已不能飛翔。

還是冬日,湘南消瘦的寒冬里,休眠的農(nóng)田間,一層綠油油的嫩草在悄無聲息地滋長。不了解田野的人,以為草兒不能過冬。鵝,懂。

在我的故鄉(xiāng),每年秋收之后,家家戶戶會抱回一批小鵝仔,渾身嫩黃的小鵝先是吃幾天嫩菜葉,很快下到田間,挑揀漏下的谷粒;身形見長后,嫩草也探出地面了,小鵝們開始享用純天然食物……

與鴨不同,鴨子在水田里覓食,看不到它吃下了什么。而鵝呢,鵝只吃草,看著小鵝們吃的時候,抬頭望天,天空就高了。鵝吃飽后,會相互絮絮叨叨地交流,一副很滿足于現(xiàn)狀的樣子。

我的故鄉(xiāng)是湖南城步,雪峰山脈南麓到越城嶺的過渡地帶,這里林木深秀,溪流縱橫。一條叫做赧水的河流淌出深山,從家門口流過,再匯入資江。沿著資江流域,一個鵝的亞種在此繁衍,一代又一代的鵝們,大搖大擺地走出村子,像魚一樣踏進屬于它們的水域,那里有小貝殼,有小魚蝦。自在的日子里,牛,遠遠地看上鵝們一眼,從不招惹這幫會撲騰幾下的家伙;狗,有時候會捉弄鵝們,沖過去追逐嚇唬一下;倒是鴨們,這些共有過祖先的禽類,終能相安無事地一起覓食,一起耍水……在山水間,鵝,是自由的。

油光水亮的鵝,“哦餓……”的發(fā)聲,交織了雞飛狗跳,喧鬧著午后的村莊。

無從考證,這個鵝的亞種,為何被冠以“銅鵝”之名。是更早的人們發(fā)現(xiàn)了其不平則鳴的金屬之聲?還是引領著雞鴨們,派頭十足地做過一輩子硬漢?

由動物想到金屬銅的,還有唐代的詩人李賀。他以馬自喻,寫下馬詩23首,《其四》寫道:此馬非凡馬,房星本是星,向前敲瘦骨,猶自帶銅聲。這該是一匹多么不凡的馬,金聲玉振間,要四蹄生風地跑起來。

馬,當然也是自由的。而有著金屬般骨骼的駿馬,則應回到它的草原。短句之間,是詩人的不堪白首之心,他想要去到遠方。遠方,正飄舞一場雪。

鵝,也并不總是乖張的。在村里,一只兇猛的大公鵝直沖過來的架勢,不輸一條惡狗。鵝的個頭如此高大,有力的長頸昂然挺立,凜然不可侵犯。也是轉瞬之間,鵝又浮于水面,氣定,神閑,云去云來,鵝游鵝嬉。

后來,出現(xiàn)了平行世界。東晉那位大書法家王羲之,遇到了鵝,也許是一只銅鵝。碧波之上,山水之間,那只得意洋洋的鵝,在王羲之面前優(yōu)雅地展示自己。它時而云鶴游天,時而水擊淺灘,時而青掌輕撥,時而曲頸微移……那些年,老王放低自己,虛心向一只鵝學習,他運筆如椽,也輕靈如風,山林很寂寥,天地很清靜,鵝的氣息來自天宇,來自云影和花間。王羲之干脆給洗筆的池子取名———“鵝池”。

鵝池在浙江紹興。真有一只鵝,一只自由的鵝,帶著大雁的基因,活在書圣王羲之的墨跡里。

看到鵝,有些人記住了時間,有些人忘記了時間,也忘記了出發(fā)的初衷。

而王羲之記得住時間。離觀摩一只鵝的日子很久之后,已到東晉永和九年(公元353年)的三月,在紹興會稽山陰的蘭亭,書圣陡然提筆,在40名好友的眼前,借著曲水流觴的雅興,天地悠悠,意興奔來,于墨韻紛飛之際,立起一座東方筆墨心靈的巔峰!短m亭序》的豐碑之上,一只鵝,傳說千年。

還是在那個有鵝的平行世界里,公元207年,臥龍崗上,諸葛亮大約也是觀摩過了鵝。那一年,他耐不住劉備三顧茅廬,出山!勞累27年之后,他破例沒有搖起鵝毛扇,無限深情地對兒子說,“年與時馳,意與日去……”讓兒子珍惜時間,修身立德。

書圣應該是讀過諸葛亮這段文字的。蘭亭集會到來的時刻,天朗氣清,書圣第一次感覺到宇宙是那么大,在游目騁懷間,頓覺“夫人之相與,俯仰一世;蛉≈T懷抱,悟言一室之內……”從諸葛到右軍,兩個與鵝相伴過的男人,悟出了“雖世殊事異,所以興懷,其致一也!睍r間亦如流水,在一只鵝掌間劃過。

臥龍也罷,書圣也罷,可能都已化身為一只鵝。鵝,最早被人類馴養(yǎng)的家禽,雖沒有被列入“六畜”的行列,但它徜徉過臥龍崗,被書圣慣壞了脾氣。至今,依舊獨立特行。

在浩蕩的時間里,我想到了一只鵝,這些遠古鴻雁的后代,被書圣加冕過的生靈,當看到萬米高空之上飛過的雁群,鵝們,就躁動起來,朝著雁陣的方向,想要追隨,卻終不能飛翔。